晨雾还未散去,梧州市万秀区夏郢镇答涓村就已经生机勃勃。在这里,十月深秋的阳光洒在悠闲吃草的肉牛身上,构成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这是万秀区致力于打造10亿元生态牛产业链的缩影。
近年来,万秀区把肉牛产业作为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按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坚持典型引领与整体推进并举,注重机制创新,强化科学技术支撑,加大政策扶持,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万秀区区长易洁表示,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一个项目不仅为当地农民打开了新的收入之门,还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从牛场到餐桌”的新鲜牛肉。
该区规划肉牛存栏规模为5000头,年出栏1万头,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养殖肉牛2万头,提供周边农户就业岗位1000个,肉牛全产业链总产值10亿元以上。
在梧州,一家本地牛品牌广受市民喜爱。该品牌通过社区生鲜连锁形式,实现最快2小时“牛肉直达餐桌”,它就是“乐一六堡牛”。
在答涓村,乐一生态循环养殖产业园成了一个新地标。在这里,每天都有新鲜的牛肉通过冷链物流,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这背后,是万秀区对传统肉牛产业进行的深度改造和升级。
10月25日,记者在位于答涓村的万秀区肉牛产业示范区乐一生态循环养殖产业园看到,工作人员用自动撒料车将饲料送往牛舍,一头头体型健硕的西门塔尔牛津津有味地进餐。
“这些肉牛个头大、长势快、出肉率高、肉质好,幼牛7—8个月就能长到200至250公斤,成年肉牛可以长到750公斤左右,每头能卖2万多元。”养殖户聂永宏说。
生态牛产业的兴起,促进万秀区农民增收。目前,该示范区结合产业园以及当地产业的真实的情况,创建了地租收入、劳务收入、认养代养、入股分红、共建牛场、订单合作6种联农带农富农模式。该模式的打造,构建农企连接紧密、辐射带动明显的利益联结机制,直接带动了夏郢镇、龙湖镇约100户农民发展肉牛养殖产业,预计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
“该示范区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合作村100多户群众平均每户每年增收约1000元;企业用工100多人,给农户每年增加收入300多万元;通过合作共赢模式,帮助合作村等5个村每村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10万元。”万秀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冯绍全介绍。
在万秀区肉牛产业示范区产业园,不仅有现代化的设施,还有一支专业的技术团队。他们与广西大学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牛羊产业创新团队紧密合作,通过产学研融合发展,应用广西大学创新牛羊团队科研成果理论,研制六堡茶特色肉牛饲料,构建“政府+高校创新团队+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为肉牛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经过不断科研攻关以及养牛先进的技术的运用,我们很好地提升了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每头牛经济效益提升500元左右。”广西乐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梁明玉说,在饲养环节,推广牛舍生态化、饲料专业化、管理数字化;在粪污处理环节,建设了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园区畜禽粪污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00%,实现了“草—牛—粪—田”闭环生态养殖循环。
该产业园的成功运营,得益于所采用的“茶牛融合、种养循环”现代生态循环种养结合模式。该模式使用六堡茶特色肉牛饲料饲养肉牛,打造“六堡牛”肉牛品牌;利用养殖场的牛粪,通过发酵,制作适合本地六堡茶的专用有机肥及其他有机肥,通过高效利用资源,实现了零排放,不仅确保了牛肉的品质,而且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目前,该产业园已建成肉牛现代化养殖区、饲料种植区、茶牛种养结合区和农牧文化体验区4个功能分区,正在进行产品初加工中心和冷链物流中心的建设。
随着预制菜产业的兴起,万秀区将肉牛产业链延伸到利润更高的预制菜领域。干净整洁的工厂、快速高效的流水线、严控的各项标准……在梧州市双龙食品厂预制菜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碌地制作着牛肉丸、鲜切牛肉等产品。
广西乐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罗伟帅说:“公司在市区农贸市场开设了生态牛肉体验店,牛肉丸、鲜切牛肉等产品一经推出,市场认可度很高。今年以来,我们预制菜的销售额约1000万元。”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万秀区的生态牛产业现在已经成为全区发展的旗舰项目。在去年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点项目的基础上,该项目今年荣获自治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并推荐竞选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牛产业的发展,带动万秀区经济的整体升级,让更多农户实现增收。”万秀区区长易洁充满信心地说。(梁乾胜 冼思妤 莫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