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落实在养殖业上就是要在保障好肉蛋奶和水产品充足供应的同时,提高饲料粮利用效率,抓好饲料粮减量替代。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深入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引导饲料和养殖行业减少豆粕用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3年,全国肉蛋奶产量超过1.75亿吨,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豆粕饲用总量进一步下降,比历史上最高的7000万吨减少了650万吨。在新的起点上,要持续深入推动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做好“降蛋白、替豆粕、增饲草”三篇文章,多措并举促进饲料粮节约降耗。
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深入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聚焦“提效节粮、开源替代”,在需求端压减豆粕用量,在供给端增加替代资源供应,供需两端同向发力促节粮。2023年,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在饲料和养殖行业全方面实施提效、开源、调结构的技术措施,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充分挖掘利用国内可用蛋白饲料资源,想方设法增加优质饲草供应,强化技术集成、试点示范、标准引领,“降蛋白、提效率、减豆粕、挖资源”成为全行业共识,饲用豆粕减量成效持续巩固。
一是豆粕在饲料中占比进一步下降。2023年,豆粕在养殖业消耗饲料中的占比为13%,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按全年饲料消耗量测算,豆粕饲用消费减少730万吨,相当于减少大豆饲用需求900多万吨。全国33家百万吨级公司制作的配合饲料中豆粕占比为10.8%,比全行业中等水准低2.2个百分点,示范带动效果显著。
二是豆粕减量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完成70多种大宗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参数评价,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持续健全。生猪等主要养殖动物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生产技术规范和技术要点发布实施,举办在线培训活动,让饲料养殖企业熟练掌握精准配方等实用技术。总结提炼出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技术等3项技术模式,遴选公布8家企业应用典型案例,低蛋白日粮技术覆盖面不断扩大。
三是替代资源挖掘利用取得突破。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制备关键核心技术,适合使用的范围由鱼类扩大至猪鸡,产能达到2.5万吨。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利用试点稳妥有序推进,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化运行模式和有效监督管理机制。优质饲草供给持续增加,牛羊养殖“以草代料”稳步推进。2023年,完成粮改饲面积2325万亩,收储优质饲草约6850万吨,带动减少牛羊精饲料消耗近1300万吨。
实践表明,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是促进养殖业节粮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抓手。同时,通过采用低蛋白日粮技术,还降低了粪尿中氮元素的排泄量,对于减轻环境承载压力,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潜力进一步释放,但仍存在一些观念和认识上的明显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一是立足大食物观重新认识粮食安全。随人民群众生活水准不断提高,食物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目前,我国每年人均消费口粮138公斤,而消费肉蛋奶鱼185公斤,其中肉类70公斤、禽蛋24公斤、奶类42公斤、水产品49公斤。我国居民每天摄入蛋白质105克,其中有38%来源于粮食,40%来源于动物产品,未来动物蛋白消费还将持续增加。习强调,“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吃饭’不单单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新时代的粮食安全是高水平的粮食安全,要让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得到保障、幸福感不打折扣。
二是饲料中蛋白含量不是越高越好。基于长期以来的饲养习惯,一些养殖场(户)和饲料生产经营者片面地认为饲料的蛋白含量越高越好、饲料颜色越黄越好。据对江苏、山东、湖南3个省的179家养殖场(户)自配料的调研,90%以上采用传统的高蛋白日粮,86%的生猪育肥户自配料中豆粕用量在20%以上。实际上,蛋白质营养的实质是氨基酸营养,要关注的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数量及其比例,过分关注蛋白高低而不重视其中氨基酸的平衡,不仅会导致蛋白质的过度浪费,也不利于动物健康生长,同时过高的氮排放还会影响生态环境。另外,饲料颜色与饲料原料的颜色相关,玉米、豆粕等原料颜色是黄色,颜色深浅与饲料质量无关。
三是耕地种草合法合规、效率更加高。习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明白准确地提出,“在一些盐碱地发展饲草和现代畜牧业,可以拓展多元食物渠道,不一定都种粮食。”粮改饲项目实践表明,1亩青贮玉米的效能相当于1.3亩籽粒玉米,显示了全株生物量利用的巨大优势。当前我国牛羊饲草料中优质饲草占比仅为25%,比理想结构低15个百分点,供需缺口超4000万吨。《粮食安全保障法》和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规定,耕地应当大多数都用在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但一些地方理解有偏差,片面认为耕地不能种草,饲草种植空间受到挤压;在开发利用盐碱地等边际土地资源时,也没有因地制宜统筹种粮和种草的关系。
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成效明显,潜力仍然很大。我们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深入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持续强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饲料粮节约高效利用,着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聚焦降蛋白,大力推进低蛋白日粮技术。饲用豆粕减量替代重在减量,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是减量的关键。深入开展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定,构建完善基础数据库,支持国产饲料配方软件研发应用。加紧制定肉牛、肉鸭等主要畜禽水产养殖动物低蛋白低豆粕多元化日粮生产技术规范,完善低蛋白高品质饲料标准体系。完善主要畜禽水产养殖动物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方案,举办低蛋白饲料大讲堂,集成推广低蛋白日粮、蛋白饲料多元替代、饲料精准配方和精细加工等技术。
聚焦替豆粕,充分挖掘利用替代饲料资源。豆粕减量替代,既要节流减量,也要开源扩供,把能挖的潜力尽力挖足。组织并且开展国内地源性特色蛋白饲料资源调查,掌握国内资源存量及应用情况。扩大乙醇梭菌蛋白等微生物蛋白饲料原料产能。稳步开展餐桌剩余食物、动物源蛋白水解物、毛皮动物屠体等新蛋白资源饲料化利用试点,探索饲料化利用技术路径和运行模式。
聚焦增饲草,实施增草节粮行动。落实《“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充分挖掘耕地、农闲田、盐碱地等土地资源潜力,加快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饲草产业体系。继续推进粮改饲,实施优质高产苜蓿发展行动,提升全株青贮玉米、苜蓿、饲用燕麦等优质饲草供给能力,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区域特色饲草资源。应用精准生物育种等先进的技术加快培育优质高产抗逆饲草新品种,集成推广饲草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开发利用盐碱地等土地资源建设稳产高产饲草基地。
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行业内外多方面力量合力协同推动。大型饲料养殖企业要带头应用低蛋白日粮技术,引领中小企业和广大养殖场(户)转变观念。科研机构要围绕原料营养评价、新产品创制、配方软件研发等关键领域开展联合攻关,破解减量替代技术瓶颈。行业协会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举办多种形式的论坛、培训、交流等活动,引导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要统筹各方面力量,建立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实用技术、典型案例总结提炼和集成推广,推动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