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养牛经”过上“牛”日子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念好“养牛经”过上“牛”日子

发布日期:2024-01-05 来源:新闻中心

  2022年3月初,记者走进坐落富河镇乌兰坝村的炳盛饲养专业合作社的肉牛饲养基地,合作社担任人刘强和工人们正在给育肥的600多头西门塔尔牛投进饲草料,肉牛个个膘肥体壮。“这些牛但是咱们村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疙瘩’,一点儿都不能大意。”刘强一边往槽里投进饲草料,一边和记者唠着他兴办炳盛饲养专业合作社的事儿。

  刘强本年50岁,从巴林左旗华夏职业学校畜牧专业结业后,就回村当了兽医,还干起了养牛的“活”。在实践中刘强发现,养牛户饲养本地“笨牛”,因为饲养规划小、繁殖率低、良种率低,导致收入较低。2001年刘强到赤峰市农学院学习黄牛改进技能,2003年学业完毕后就到浩尔吐乡(现富河镇)“改进点”作业。2017年春季,村“两委”班子提出建立饲养专业合作社的主意时,许多饲养户犹豫不定,他却决议以现金入股的方法参加合作社。村“两委”班子托付刘强牵头建立合作社,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乡民们活跃“入社”。

  2017年5月炳盛饲养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其时80%的社员是贫困户。合作社采纳“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转形式,带动养牛户采纳繁育、育肥、出售“一条龙”形式,走出了一条开展特征饲养的路子。刘强和记者说:“合作社在继续不断的开展壮大。2021年合作社出栏犊牛5000多头,毛收入7500万元,出栏‘架子牛’2000多头,毛收入5200多万元。合作社的纯收入2000多万元。合作社还栽培了1万亩青贮玉米,为养牛供给了饲料保证。”

  “参加了炳盛饲养专业合作社养牛,现在我家牛存栏80多头。我一年的纯收入最低也能到达30万元。”合作社社员哈斯快乐地告知记者。

  炳盛饲养专业合作社建立今后,采纳“涣散加会集”的舍饲圈养形式。根底母牛由社员涣散饲养,犊牛、“架子牛”由合作社会集饲养,合作社担任“一致管理、一致服务、一致育肥、一致出售”,赢利由股东、社员、村团体和合作社“四方”按份额分配。

  “咱们舍饲养牛,得饲养优质肉牛。通过改进的西门塔尔牛,比本地‘小笨牛’体魄大、长肉快、牛肉滋味好,商场行情报价也高。”合作社社员刘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咱们饲养一头根底母牛,一年能产一头犊牛,犊牛养到300至500斤,能卖到12000至14000元。一头母牛和犊牛一年饲草料的费用大约是3500至5000元,这样一头母牛一年大约能挣8000至10000元。”

  据刘强介绍,旗委、旗政府和镇党委、政府全力支持炳盛饲养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社2021年存栏根底母牛近8000头。现有占地30亩西门塔尔牛纯种繁育场、标准化育肥场各1处,草料库1800平方米,育肥圈舍4栋3000平方米,青贮窖2400立方米,“管护房”120平方米,一批次能够育肥肉牛600头以上。还建成服务中心1处,占地11亩,设有工作区、标准化实验室、改进室、饲料加工区、储料区。合作社购进大型玉米青贮收割机3台、铲车1台、运送车辆4台、饲料加工设备 3 台,为社员供给青贮收割入库、饲料配方加工等服务。2021年,合作社肉牛冷配改进率到达100%。

  刘强和记者说:“下一步,合作社要在打造‘三个精品’基地上做文章,打造精品肉牛新品种繁育基地、精品能繁母牛出产输出基地、精品绿色肉牛产品出产加工基地。力求2022年合作社纯收入到达4000万元以上,210多户养牛户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