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习水县认真践行“五步工作法”,牢牢把握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围绕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组织化发展思路,采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构建黔北麻羊全产业链,打造贵州山地生态畜牧第一大县。目前,全县麻羊存栏达 28.5 万只,麻羊综合产值 4.6 亿元,带动农户约 2.87 万 户 11.76 万人,小麻羊已成为带动百姓增收的大产业。
立足资源选产业。习水县地处亚热带阔叶林带,全县有灌木林地、天然草地 132 万亩,可种植饲草冬闲田土 30 万亩,可用作饲料农作物秸秆 50 万吨,生态植被好、载畜空间大,广大农村地区素有养殖黔北麻羊的传统,在选种、饲养等方面拥有一套较为完备的养殖技术。随着仁赤习、江习古等高速公路相继开通,物流条件不断改善,黔北麻羊走出习水、走向全国的瓶颈已经打通。习水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选准黔北麻羊作为建设全省山地生态畜牧业第一大县的优势单品,构建“生态畜牧业+”的主导产业体系。筹措资金扶产业。2020 年,县委、县政府投入黔北麻羊发展资金 9252 万元。其中,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5500 万元,发展家庭农场 104 组,购买设备入股“羊管家”饲料加工厂;投入世行贷款扶贫资金 2100 万元,发展 670 户贫困户养羊,补贴企业做麻羊品牌打造及销售;投入财政资金 1432 万元,用于农户能繁母羊补贴、羊羔补助、贷款贴息、铡草机补贴、种草补贴;投 入 310 万元项目资金,用于麻羊扩繁场改建、肉羊产品直销体验店建设、种羊扩群增量、肉羊产业可追溯系统建设。在政府投入的带动下,撬动农户自筹、招商引资、金融贷款等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资金 1.04 亿元。科学布局推产业。通过给予能繁母羊补贴、新生羊羔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在 26 个乡镇(街道)培育发展麻羊养殖专业村 10 个、养殖加工公司 6 家、家庭农场 104 组、养殖大户 800 户、脱贫养殖户 400 户,形成不同形式的“小规模、大群体”。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推行 1 只公羊+10 只母羊的“1+10”模式,每户补助财政扶贫资金 2 万元,扶持 1720 户贫困户发展养羊,让贫困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产业增收。2020 年,全县预计麻羊存栏达 38 万只,基本实现麻羊产业全覆盖。
创示范强引领。组建麻羊产业工作专班,选派 100 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通过理论培训、现场观摩、入户指导等方式,开展标准化圈舍建设、种羊上栏、疾病防控等实用技术培养和训练 29 期,并编印简明易懂、便于操作的育肥技术手册 5000 余份,引导 3000 余农户科学养殖。目前,获得实用型专利 6 项,建立标准化示范养殖小区 12 个,全县范围内建成标准化羊舍近 20 万平方米;正在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成功后可实现麻羊养殖 80 万只。重质量创品牌。坚持“两品一标”认证奖励政策,对新获得“有机、绿色”认证的企业分别给予 5 万元、2 万元奖励,促进麻羊养殖标准化发展,黔北麻羊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加强与贵州大学等学校合作,开展麻羊基因学研究,实施麻羊品种改良和提纯复壮,提高黔北麻羊的产羔率及个体质量,实现双羔及多羔率从60.3%提升到 84.3%,酮体重从 18 公斤提升到 21.4 公斤。建立麻羊产品追溯机制,开发麻羊质量溯源信息化平台,引导养殖户将耳标佩戴、标识编码、身份识别等信息录入溯源管理 APP,实现养殖、加工、销售、餐桌的全过程管理。拓市场畅产销。建立冷链物流体系,推行“养殖基地+中央厨房+直营店+加盟店”“生态养殖+熟食加工+线上直销及线下直营”等模式,县内由麻羊销售专班对接 300 余家羊肉餐饮门店,采取原产地生鲜直供方式,构建盖主城区、乡镇的麻羊生鲜配送体系。设立 100 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麻羊食品加工公司,在北京、上海、南京、重庆、 成都等重点城市开设肉羊产品直销体验店、连锁店 700 余家,并与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在重点城市商超、写字楼、车站投放销售专柜、自动贩卖机,实现年出售的收益达 1.2 亿元。
“三方”联结促共享。围绕黔北麻羊中央厨房每年 10 万只的订单需求,推广“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农户”组织方式,实行“订单养殖、保底收购”,由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按照每公斤不低于 25 元的市场保护价与村级合作社签订购销合同,再由合作社与农户按约定价格签订养殖订单,增强麻羊养殖户市场抗风险能力。如双龙乡百草羴黔北麻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麻羊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带动下,将全乡所有 330 户养殖户组织起来,由合作社根据社员贡献大小进行二次返利,带动 285 户贫困户实现脱贫。“三金”分红保收益。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具体负责种源供应、技术指导、肉羊回收,村集体整合扶贫资金 50 万元入股合作社,在年终提取 6%的养殖收益作为贫困户集体分红资金。实行“村社合一”改革,积极搭建平台创造入股条件,把贫困户精准受益作为麻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备条件,鼓励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通过产品回收、股份合作、接纳务工、产业捆绑等方式,让群众获取股金、租金和薪金,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2019年,全县麻羊专业合作社覆盖贫困户约 4200 户 16000 人。
支部建在产业上,群众喜算收入账。以组织引领红旗村、脱贫攻坚红旗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红旗村、基层治理红旗村、人居环境红旗村的“五面红旗”创树行动为载体,逐步提升村支部组织力、党员战斗力、群众内生动力。将支部建在产业上,成立麻羊产业党支部,以“支部+公 司+能人+贫困户”模式,永安镇和马临街道共 533 户 2273 人与公司签订利益联结机制,县农技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提供技术保障,通过支部引领、能人带动,有效提升麻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化程度,实现人均增收 4000 元,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产业覆盖、功能优化的“一盘棋”格局。转型发展正当时,邻里和谐好风尚。马临街道沔山村,上世纪 80 年代因煤而兴,随着长期开采煤矿,地层结构遭到破坏,导致水源闪跌、地灾频发,民风较差,邻里之间经常发生吵架,群众因煤灾聚众的事时有发生。后经过县委、县政府的引导,“煤老板”带头发展麻羊产业,充分的发挥马临气候、区位、交通等优势,带动大户发展麻羊养殖小区、吸纳当地群众入股、就业。目前马临辖区内已发展 35 组麻羊,“煤老板”的富兴牧业成为省内唯一一家麻羊种养企业,成功实现企业做强做优、群众增收致富。经过产业转型,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通村路、通组路、连户路四通八达,水、电、路、讯一应俱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逐年提升,群众现象基本消除,民风逐步转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英国皇室惊现巨大丑闻:凯特王妃遭受袭击,威廉王子涉嫌掩盖线日开始,财运大开,运势上扬的3大生肖,契机来虎虎生风
华硕 3 月 27 日举行发布会,推出 Ai 路由新品 RT-BE88U
孩子静悄悄 必定在作妖,一不留神孩子直接上桌吃饭,被妈妈发现后抱着锅就跑。
TTS-2025届春日基础班:25次轻量课程与专属教材|三门重点学科|理解新传考研